首页 > 新闻资讯 > 尊重员工,看见员工,你才有可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尊重员工,看见员工,你才有可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发布时间:2022-11-29 11:11:47 阅读量:149 0

       员工管理的话题,从80后步入职场之后,每隔几年就浮出水面,成为阶段性热门话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话题里的数字不断改变,从80后,到90后,到现在的95后,马上,00后员工管理的话题也将粉墨登场。

95后员工管理的本质是:代际隔阂

       代际员工管理难题之所以“代复一代”,本质是因为不同代际群体之间,天然存在着代际隔阂。不同代际的人因其成长环境的差异,会在观念层面形成代际差异,社会变化越快,代际之间的差异越大。这些差异,在管理者和新生代员工之间形成一道道鸿沟。而大部分管理者在进行日常管理时,会下意识地沿袭旧的思维惯性,当旧的思维碰上新的头脑,冲突在所难免。在这些观念中,最典型又最易引发冲突的,是价值观和道德观。

       价值观简单来说就是“更看重什么”,有人更看重钱,有人更看重名,有人更看重安全,因人而异,代际之间也会有价值观差异。差异在未被看见之前,就会体现为“冲突”,想象一下:一位努力打拼赚钱养家的80后管理者,听到刚毕业的95后说“希望工作生活平衡,所以拒绝加班”时该有多震惊。

       道德观和价值观有关系,也有区别——价值观是“想要的”,而道德观是“对不对”。有些人价值观和道德观并不一致,比如说,明明很想要钱,又觉得直接谈钱不好,相对来说,95后在两者上更为一致,他们在说出“钱要给够”,或者“不想加班”时,没有太多心理负担。70、80后即使这么想,也不太会直接说出来,因为从小形成的“道德观”不允许。

       95后这种价值观和道德观上的一致,给管理者带来了很大的管理挑战:本真、自我,管理者不知道员工的想法,更不知道基于这些想法,员工会说有什么令管理者意外的言行。

95后员工管理是领导力的试金石

       某种程度上,能否管理好95后,是管理者领导能力强弱的体现。缺乏领导力的管理者,管理员工时往往依赖管理角色自带的行政权威,或是组织赋予的奖惩机制,然而,95后相对淡漠的层级观念让行政权威黯然失色,而在金钱上相对富足的安全感让奖惩机制也大打折扣。如果下达命令的理由不能让他们信服,上司也好,老板也罢,都无法为这个命令增加任何权威感。

       “当潮水褪去,才能看出谁在裸泳”,我们也可以说:当95后出现,才能测出谁真正具备领导力——一种不依赖外部角色和工具却能有效影响员工行动的能力。当没有行政职权、也没有奖惩机制时,员工什么情况下会“听你的”?——事实上,很多95后甚至认为“听你的”三个字就不该存在,他们倾向于认为员工和管理者是合作关系。那么,让我们问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问题:什么情况下,员工愿意积极主动投入达成组织目标?

       答案是:当员工认为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能满足他的个人目标,这个目标可能是金钱,成就感,成长或者新鲜的体验等等。如果你能洞悉员工的心理需求,理解员工的价值主张,并把这些和你的管理目标结合,你就有可能影响员工付诸行动。而当管理者不具备领导力,他们会过分依赖行政权威和奖惩机制,如果这两种权威来源失效,他们别无他法,只会在原有的途径上加码,比如说,如果惩罚无效,那就加大惩罚;如果员工拒绝被分配的任务,那就加码考核这个任务。

       然而,爱因斯坦告诉过我们:“你无法在制造问题的同一思维层次上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当问题出在奖惩机制无法刺激员工时,再加大奖惩力度于事无补,你必须上升到更高的思维层级,简单来说,就是升级你的管理思维。

升级管理思维,是管理95后的必经之路

       面对这些因冲突而导致的管理难题,不少管理者束手无策,无力之时,有人心生抱怨,要么抱怨机制,要么抱怨员工。他们花式吐槽着员工的“奇葩言行”,希望新生代员工们能因此反省,从而改变。可惜,现实总是很残忍,吐槽除了获得一点心理安慰和舆论声援,对实际管理工作却没有任何帮助,95后员工们依然我行我素。真的就没有办法让员工改变了吗?或许,重点不是这个问题的答案,而是你问错了问题。事实上,真正必须改变的不是员工,而是管理者!

       首先,大势所趋决定了管理者必须改变。“以史为镜明兴衰”,自古以来,对抗趋势的人即使成为英雄,也充满悲剧色彩。95后所谓的“叛逆”本质是人性的觉醒——人越来越像人,更真实,更丰富,更自我。“难管”的95后、00后,不是个案,而是一种现象,现象背后,是大势所趋。

       “谁痛苦谁改变”。在管理者和95后之间,痛苦的是管理者,而非顺着大势而来的95后,这也是为什么员工不会主动去改变。管理者如果寄希望于员工改变,只会陷自己于被动,若因此而给员工施压,恐怕只会让员工更加“叛逆”,甚至“用脚投票”。当你还在为95后、00后苦恼,已经有很多嗅觉敏锐的管理者顺势而为,正在发生改变。

升级管理思维的关键,把员工当成“人“

       “工业革命时代把人变成了机器,而VUCA时代正在把人重新变成人。”所有的管理方法背后都有假设,希望员工在听到上级下达任何命令时都绝对服从,背后其实就把员工当成了没有态度、没有情绪的“机器”。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观点颇为流行,“绝对理性”人被认为是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职场中有情绪的表露则被认为是不够专业,很多的管理者不假思索地接受了这些观念,也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背后的假设。当他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员工会因失望而低落,会因单调重复而倦怠,会因不公平而愤怒时,他们只是感叹:世风日下。然而,也许这就是新的“世风”,等到看懂,可能已经来不及。

       当95、00后尚未大批量进入职场时,服从背后的情绪、想法大部分被隐藏或压抑了,员工们用消极怠工的形式表达不满,甚至悄无声息地离开,当然,他们会给你一个看似非常真诚的离职理由。而当更“敢”、更“直接”的95、00后批量涌入职场后,管理者与员工的冲突从冰山之下浮出水面。

       因此,要真正消除代际隔阂,顺势而为,最本质的是重新审视管理背后的“假设”——把员工当成绝对服从、没有生命的机器,还是有态度、有需求和有感受的人。当你开始真正尊重员工,看见员工,你才有可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而这就是激励的本质,与此同时,你潜藏的领导力也开始显山露水,助你带好团队,不仅仅是95后,还有接下来的00后、05后……

(源自:网易号)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