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幼儿园)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

吃橘子时,岚岚说:“老师,你给我剥皮。”王老师大声说:“咱们来帮小橘子脱衣服吧,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小朋友们争着说:“好!”“我来!”大家争相动起手来,岚岚也在模仿中学会了剥橘子皮。王老师的行为体现其善于( )。

A.
综合组织各领域教学内容
B.
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物质环境
C.
维护每一个幼儿的人格与权利
D.
培养幼儿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2、
活动课上,赵老师特意邀请几个平时不太合群的孩子表演“找朋友”。被邀请的孩子面带微笑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愉快地完成表演。赵老师的行为( )。
A.
恰当,教师应当培养幼儿遵守纪律的习惯
B.
不恰当,教师应当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C.
恰当,教师应当关注每个幼儿发展
D.
不恰当,教师应当保护幼儿的自尊心
3、
吃午饭时,孩子们吵吵嚷嚷,不能好好吃饭。李老师说:“咦,教室里怎么飞来这么多小蜜蜂,嗡嗡嗡的好吵啊。快把它们请出去,别打扰我们吃饭。”孩子们听之后便安静地吃饭。李老师的语言具有( )。
A.
教学性
B.
趣味性
C.
鼓励性
D.
示范性
4、

郑老师收集矿泉水瓶、报纸、纸箱、塑料绳等材料,并将它们改造成适合幼儿的教学材料。郑老师行为具有( )。

A.
环境创设的能力
B.
随机教育的能力
C.
教学反思的能力
D.
教学生成的能力
5、
明明午睡后又尿床,保育员张某不高兴地大声斥责:“你真是烦,都大班了还经常尿床,下次再尿床,就切掉!”小朋友们哄堂大笑。张某的做法( )。
A.
合法,教师有批评教育幼儿的法定权利
B.
合法,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C.
不合法,侵犯明明隐私权
D.
不合法,侵犯明明名誉权
6、
王某是某集团公司的老总,开办了一家民办幼儿园。下列关于王某开办幼儿园行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幼儿园应依法接受监督
B.
幼儿园可以以营利为目的
C.
幼儿园应维护幼儿合法权益
D.
幼儿园可以自行确定收费标准
7、
某幼儿园正在开展游戏活动,教师王某活动前反复提醒小朋友注意安全,活动中也一直在旁边组织、观察、保护,但是意外还是发生了,小明在跳跃时摔伤手臂,王某马上将小明送到医院检查,经医生诊断,小明右手骨折。应对小明所受伤害承担责任的主体是( )。
A.
幼儿园
B.
教师王某
C.
小明的监护人
D.
幼儿园和小明的监护人
8、

公办幼儿园教师张某多次申报职称未果,认为是幼儿园领导故意为难他。此后,张某经常迟到、早退,教学敷衍了事。园长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但张某仍然我行我素,幼儿园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后将其解聘。该幼儿园做法( )。

A.
正确,张某行为给教学造成损失
B.
正确,应同时追究张某民事责任
C.
不正确,侵犯张某教育教学权
D.
不正确,事业单位的人员不能解聘
9、
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健康检查不合格的幼儿,可以拒绝其入园
B.
幼儿一日活动组织应动静交替,以动为主
C.
幼儿的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低于一小时
D.
幼儿园可按年龄分别编班,也可混合编班
10、
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幼儿肖像权的是( )。
A.
小红表现优异,幼儿园将其照片贴在宣传栏上
B.
幼儿园网站上刊登小张在运动会上比赛的照片
C.
照相馆经过小明父母同意,将其照片摆在橱窗里
D.
为发泄不满,小强将小明的照片当作投掷靶子
11、
我国不少地方已形成为校车提供最高路权、路人自觉礼让校车的良好风尚。这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是( )。
A.
家庭保护
B.
社会保护
C.
学校保护
D.
司法保护
12、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列关于学前教育发展任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为主、民办为辅的办园体制
B.
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
C.
制定学校教育办园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制度
D.
到2020年,有条件辖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13、

华华在活动室不小心把膝盖摔破皮,华华妈妈投诉带班的范老师,第二天园长批评范老师,范老师憋了一肚子火,回班里训斥孩子们:“还不给我坐好!莫名其妙!”范老师的行为( )。

A.
合理,表明她不掩饰自己情绪
B.
合理,表明她善于转移负面情绪
C.
不合理,表明她缺乏心理调适能力
D.
不合理,表明她缺乏教学组织能力
14、

兵兵动作比较迟缓,小朋友们都不喜欢跟他玩,因此兵兵变得越来越孤僻。对此兵兵的老师应该( )。

A.
尊重其他幼儿交往选择
B.
引导其他幼儿多与兵兵交往
C.
责怪其他幼儿不应该冷落兵兵
D.
责令家长加强对兵兵动作训练
15、

唐老师准备参加全市幼儿园教师基本技能大赛,因缺乏参赛经验,就去请教经常担任各类大赛评委的谢老师,但是被谢老师拒绝。谢老师的做法( )。

A.
不注重同事间团结协作
B.
促进唐老师自我发展
C.
不注重同事的探索创新
D.
维护比赛公正公平
16、
夏老师教唱儿歌,可可总是唱错歌词。夏老师当着全班幼儿的面,严肃地对可可说:“你怎么这么笨,脑子进水了啊!”小朋友们哄堂大笑。夏老师的做法( )。
A.
阻碍了幼儿的探究学习
B.
破坏了幼儿的同伴关系
C.
损害了可可的名誉
D.
侮辱了可可的人格
17、
古代社会中,对国王的称谓有很多。下列选项中,把国王尊称为“法老”的是( )。
A.
古希腊
B.
古罗马
C.
古印度
D.
古埃及
18、
中国古代发明的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标志,其成就深刻影响了中国和世界的文明进程。下列选项中,把这些发明传播到西方的是( )。
A.
来华的留学生
B.
西方航海冒险家
C.
阿拉伯商人
D.
派赴西方的使者
19、
人的身体里布满血管。下列关于人体血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体内的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B.
毛细血管是极细微的血管,连接动脉静脉
C.
动脉是将血液送到心室的血管
D.
静脉是引导血液流回心房的血管
20、

在进化的过程中,鸟嘴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形状,下面是鹦鹉、鹭鸶、老鹰、金丝雀的头部画像,鹭鸶是哪一个( )。

A.

A

B.

B

C.

C

D.

D

21、
自然界中很多固体物都以晶体状态存在,如水晶。下列物质中,不以晶体状态存在的是( )。
A.
玻璃
B.
钻石
C.
D.
22、
下列音乐术语中,表示“两个乐音之间的音高差距”的是( )。
A.
音域
B.
音程
C.
音调
D.
音阶
23、
数码相机的出现是摄影技术的重大进步,它与胶片相机有很多不同。下列有关于两种相机表达不正确的是( )。
A.
影像获取装置不同
B.
影像记录方式不同
C.
影像储存介质不同
D.
影像呈现形式不同
24、
通常认为《庄子》为战国中期庄周及其后学所著,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的价值。唐代以后,人们又称它是( )。
A.
《南华真经》
B.
《无量寿经》
C.
《道德经》
D.
《华严经》
25、
世界各国的动画片常常以动物为主角。下列影片中猫的形象,属于中国创作的是( )。
A.
《猫和老鼠》
B.
《机器猫》
C.
《黑猫警长》
D.
《加菲猫》
26、
下列选项中,关于Word中“项目符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项目符号可以改变
B.
项目符号只能是阿拉伯数字
C.
项目符号可增强文档可读性
D.
$和@都可定义为项目符号
27、

在Power Point中,演示文稿基本组成单元是( )。

A.
文本
B.
图形
C.
工作表
D.
幻灯片
28、

找规律填数字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特别锻炼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下列选项中,填入数列“36、24、15、12、( )、9”空缺处的数字,正确的是( )。

A.
8
B.
7
C.
6
D.
5
29、
下列选项所表述内容,包含在“只有理解别人,才能被别人理解”中的是( )。
A.
除非被别人理解,否则没理解别人
B.
只要理解别人,就能被别人理解
C.
没被别人理解,是因为没理解别人
D.
要想被别人理解,就得去理解别人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1、

材料:

      分组活动时,姜老师正在辅导一部分小朋友学跳绳,琦琦跑过来说:“姜老师,元元他们往滑梯上吐唾沫,不让我们滑。”姜老师抬起头来,果然有几个男孩围着滑梯议论着什么。姜老师急忙走了过去,刚要开口,忽然听到元元嚷道:“快看,唾沫往下滑了。”姜老师把要说的话咽了下去,站到这群男孩背后。“真的在滑,就是太慢了。”恺恺头也不抬地说。迪迪问:“唾沫为什么滑下去呢?”“这个问题问得好!谁知道为什么呀?”姜老师插话。听见姜老师说话,几位男孩转过头,懵懂地看着姜老师。姜老师笑了笑说:“想一想……”见姜老师没批评他们,孩子们活跃起来。迪迪说:“我知道,因为滑梯是斜的,很光滑,唾沫像水一样,所以就滑下来了。”姜老师摸了摸迪迪的头说:“迪迪说得对,但是,你们往滑梯上吐唾沫,对不对呢?”“不对。”“随便吐痰不对,往滑梯上吐也不对。”“不讲卫生。”小朋友们陆续回答。那几位男孩说:“我们以后不随便吐了,咱们把滑梯擦干净吧。”恺恺从口袋里拿出纸将滑梯上的唾沫擦干净。 

      滑梯前又排起了队。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角度,评析姜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2、

材料:

      小(二)班有一个叫涛涛的孩子,因为家里人的宠爱,自己的东西从不让别人碰,还很任性。   

      一天,幼儿园开展区域游戏活动,涛涛去搭积木,可是,建构区里已经挤了很多孩子,涛涛不管那么多,拼命往里挤,边挤边推正在搭积木的幼儿,嘴里还嚷嚷:“你们让开,让我先玩。”看见没有人让给自己,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起来,这个过程被李老师看在眼里。李老师走过去将涛涛扶起来,说:“涛涛,你继续哭下去的话,那么多好玩的玩具你都玩不到了。不如我们先去别的地方玩,等一会再来玩搭积木。”涛涛止住了哭声,点了点头,跟着李老师走到另一个活动区玩起了拼图游戏,一会儿就拼出了小花来,涛涛开心地笑了。李老师借机说:“我们能不能邀请其他小朋友一起来拼出更有趣的图案呢?”涛涛点点头,高兴地跑去找小朋友。 

      之后,李老师有意引导涛涛和朋友一起游戏。慢慢地,涛涛不再只顾自己的感受,也能与同伴分享快乐。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3、

材料:

      提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在它的起源阶段,有三位名人和一个关键地点,还有两次寒流,是大家应该知道的。 

      第一位名人大家耳熟能详,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计算机科学之父”和“人工智能之父”——阿兰·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他对人工智能的贡献集中体现于两篇论文:一篇是1936年发表的《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在文中他对“可计算性”下了一个严格的数学定义,并提出著名的“图灵机”设想,从数理逻辑上为人工智能用上“机械大脑”开创了理论先河;而另一篇论文对人工智能的影响更为直接,其名字就是《机器能思考吗?》。 

      在这篇论文中,图灵提出了一种判定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试验方法,即著名的图灵测试: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类展开对话而不能被辨别出其机器身份,那么这台机器就是智能的。“中文房间实验”正是图灵测试的一个变种。可以说,图灵是第一个严肃地探讨人工智能标准的人物,被称作“人工智能之父”当之无愧。

      第二位名人是一位神童,18岁即取得数理逻辑博士学位,这就是“控制论之父”维纳(Norbert Wiener)。1940年,维纳开始考虑计算机如何能像大脑一样工作,发现了二者的相似性。维纳认为计算机是一个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转换的系统,只要这个系统能得到数据,就应该能做几乎任何事情。他从控制论出发,特别强调反馈的作用,认为所有的智能活动都是反馈机制的结果,而反馈机制是可以用机器模拟的。维纳的理论抓住了人工智能核心——反馈,因此可以被视为人工智能“行为主义学派”的奠基人,其对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也影响深远。 

      第三位名人经常与图灵抢“人工智能之父”的帽子,第一次提出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这一名词。他就是LISP语言发明者,真正的“人工智能之父”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在1955年,约翰·麦卡锡与另一位人工智能先驱马文·明斯基以及“信息论”创始人克劳德·香农一道作为发起人,邀请各路志同道合的专家学者在达特茅斯学院共同讨论人工智能。会上,正是约翰·麦卡锡说服大家使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这一术语,参会人员也热烈讨论了自动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和神经网络等经典人工智能命题。 

      而一个关键地点,便是上述会议的举行地达特茅斯学院。达特茅斯会议正式确立了AI这一术语,并且开始从学术角度对AI展开了严肃而精专的研究。在那之后不久,最早的一批人工智能学者和技术开始涌现。达特茅斯会议被广泛认为是人工智能诞生的标志,从此人工智能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从诞生之日至今天,人工智能一方面被视作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受人追捧而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也备受批评,且遭受过两次严重挫折,史称“两次人工智能寒冬”。 

      其中,1956年至1974年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在这期间,“通用解题机”(GPS)被制造出来,而约翰·麦卡锡发明了重要的LISP人工智能语音,这种语音直至今天仍有许多程序员在使用。人工智能程序在问题求解、语言处理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而美国ARPA(即后来的DARPA,国防高等研究计划局)每年也为人工智能研究提供至少300万美元的经费。 

      然而,民众和当局似乎对人工智能期待过高,当研究成果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人们开始丧失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另一方面,当时作为神经网络先进成果的感知器受到强烈批评,人工智能的研究遭遇瓶颈。从1974年开始,人工智能遭遇第一次寒冬。投资者和政府对AI研究的资金投入骤减。 

      直到1980年,人工智能中专家系统的商用价值被广泛接受,企业订单增多,人工智能研究才开始复苏。这主要归功于符号逻辑学派的发展,神经网络的突破性进展则是20世纪80年代末的事情。然而这种复兴未能持续太久,从1987开始Apple和IBM生产的个人电脑性能不断提升。这些计算机没有用到AI技术但性能上却超过了价格昂贵的LISP机。人工智能硬件的市场急剧萎缩,科研经费随之又被削减,AI经历了第二次寒冬。 

      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AI技术尤其是神经网络技术的逐步发展,以及人们对AI开始抱有客观理性的认知,人工智能技术开始进入平稳发展时期。1997年5月11日,IBM的计算机系统“深蓝”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又一次在公众领域引发了现象级的AI话题讨论。 

      2006年,Hinton在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领域取得突破,人类又一次看到机器赶超人类的希望。这次标志性的技术进步,在最近三年引爆了一场商业革命。谷歌、微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还有众多的初创科技公司,纷纷加入人工智能产品的战场,掀起又一轮的智能化狂潮,而且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大众的广泛接受,这一次狂潮也许会架起一座现代文明与未来文明的桥梁。

      虽然莫衷一是,但大家仍在热切期待,人工智能即将掀起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高度。

 摘编自刘兴亮《人工智能的早期简史》

问题:

      (1)在人工智能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有怎样的重要进步?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4分) 

      (2)人们应该如何理性地看待人工智能发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0分)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50分)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小女孩的玩具车刮倒一位老人,老人坐在地上与孩子家长理论。有人录下现场视频后传至网上,不少人认为是碰瓷。老人被送医院检查后,确诊为桡骨骨折,事实是,老人并非碰瓷,还婉拒女孩家人更多的赔偿和照顾。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论说文。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