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小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

某小学几名学生以“我市文化市场的现状调查”为题开展研究性的学习活动,当研究小组去报社采访时,门卫说他们是“瞎捣乱”将其拒之门外,作为指导教师应(    )。

A.
分析原因,修改计划
B.
指责门卫素质差
C.
安慰学生,劝其放弃
D.
埋汰学生能力差
2、

张老师在用天平称一支粉笔时,没有拆下天平托盘下的胶垫。第一次称重为100克,第二次称重为80克,学生问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对此,张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

A.
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
B.
告诉学生不必在意
C.
向学生解释这是天平本身的误差
D.
不予理睬继续上课
3、

小峰经常迟到、旷课、多门功课“挂红灯” ,不过,他百米赛跑速度非常快,连续两年都获得校运动会百米赛冠军。对此,老师的下列做法中不恰当的是(    )。

A.
获得信任,寻找恰当教育时机
B.
认真分析,了解问题形成的原因
C.
因势利导,帮助小峰树立学习信心
D.
扬长避短,告诉小峰不要在意文化课成绩
4、

青年教师小王刚入职就加入了冯老师主持的名师工作室,每次都积极参与各种教研活动,很快就适应了岗位工作,这表明王老师在专业发展上注重(    )。

A.
同伴互助
B.
自我反思
C.
自我研修
D.
脱产进修
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下列选项中实施这一战略性任务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B.

建立城乡二元结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

C.
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
D.

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

6、

钱某闯入某乡村中心学校寻衅滋事,破坏了一间教室的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于钱某(    )。

A.
应当由乡级人民政府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B.
应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C.

应由该中心学校给予教育行政处罚

D.
应由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拘留
7、

教师杨某对学校做出的处理表示不服,于是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被申诉人应为(    )。

A.
校长
B.
教育行政部门
C.
学校
D.
教职工代表大会
8、

教师徐某经常上课迟到、早退,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学校可以依法给予徐某(    )。

A.
民事制裁
B.
行政处罚
C.
行政处分
D.
刑事处罚
9、

某农村小学使用了未经审定的教科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责令其限期内改正的机关是(    )。

A.
乡镇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B.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
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
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10、

八岁的小学生琳琳因为信件被妈妈陈某私自拆阅而感到不高兴,可是妈妈说这样做是关心她,陈某的做法(    )。

A.

合法,父母拥有监护未成年人的权利

B.
合法,父母这是关爱未成年子女的表现
C.
不合法,父母不得私自拆阅孩子的信件
D.
不合法,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拆阅未成年人的信件
11、

小学生秦某欺凌同学,学校希望家长配合对秦某的法制教育,他的父母认为法制教育是学校的事,对于此事不予理会,该家长的做法(    )。

A.
正确,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
B.
正确,学校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
C.
不正确,学校没有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义务
D.
不正确,父母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
12、

某公立小学塑胶跑道不达标,导致一些学生身体不适。应该对该事故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

A.
教育行政部门
B.
学校
C.
教师
D.
校长
13、

小华屡次抄袭作业,吴老师训斥道:“我教了几十年的书,从来没见过像你这样油盐不进。屡教不改的学生!”下列对吴老师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缺乏教育艺术

B.
缺乏教育耐心
C.
缺乏教育智慧
D.
缺乏教育目标
14、

三(2)班班规中有一条“不讲普通话唱歌一首”。一天,班主任刘老师在讲课时无意讲了一句方言,于是她在下课后给同学们唱了一首歌,下列对刘老师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维护教师权威
B.
注重师生平等
C.
严格自律
D.
以身作则
15、

小茹说话有些口吃,经常有同学取笑她,班主任付老师除了教育学生要尊重小茹外还指导小茹朗读,鼓励她坚持练习。小茹还在朗诵比赛中获奖,人也渐渐开朗了,这说明付老师具有(    )。

A.
维护课堂秩序的能力
B.
严格要求学生的意识
C.
尊重关爱学生的情怀
D.
严以律己的从教意识
16、

下图中教师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

A.
注重教育公平
B.
注重有教无类
C.
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D.
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17、

面对突发灾难,逃生方法正确与逃生成功率密切相关,应对不当,往往付出生命代价,在高层里遇到火灾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湿毛巾封闭死门缝等待救援
B.
快速进入电梯下行逃生
C.
弯腰低头顺楼梯往下跑
D.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呼吸
18、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计算机专家王选主持的一项技术发明,为中文出版印刷行业带来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取代了铅字印刷术,该项技术发明是(    )。

A.
新型汉字输入法
B.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C.
新型中文打字机
D.
中文报纸编排系统
19、

声音的存储和播放的技术现在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的许多领域,成为宣传报道、科技研究和艺术创作的重要途径,下列人物中,最早制造商用留声机的是(    )。

A.
贝尔
B.
瑞利
C.
爱迪生
D.
蒲耳生
20、

地质年代是用来描述地球历史事件的时间单位,通常用在地质和考古学中,下列选项中,恐龙繁盛的地质年代是(    )。

A.
寒武纪
B.
泥盆纪
C.
侏罗纪
D.
第四纪
21、

康德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有着重大贡献的自然科学家,他积极探索天体的起源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自然形成的理论,这一理论是(    )。

A.
“星云”假说
B.
“大爆炸”学说
C.
“河外星系”假说
D.
“银河系中心”学说
22、

瑞典女作家拉格勒夫创作的一篇长篇童话,通过一个调皮的男孩变成了一个小精灵的故事。把地理,历史和文化都熔于一炉,富有科学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作者也因此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部作品是(    )。

A.
《格列弗游记》
B.
《骑鹅旅行记》
C.
《丁丁历险记》
D.
《木偶奇遇记》
23、

先秦诸子的著作,经常采用寓言来阐明其道理,下列寓言故事,出自《庄子》的是(    )。

A.
庖丁解牛
B.
愚公移山
C.
自相矛盾
D.

揠苗助长

24、

簧乐器是用片状震动体发音成的乐器,发音的簧可以由苇、木、竹、金属等做成,下列乐器中,不属于簧乐器的是(    )。

A.
风琴
B.
口琴
C.
唢呐
D.
小号
25、

“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是艺术史家温克尔曼对古希腊艺术,特别是对古希腊雕塑艺术的评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古希腊雕塑的是(    )。

A.

B.

C.

D.

26、

计算机病毒能利用系统信息资源进行繁殖并生存,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编制出错的编码集合
B.
无法运行的游戏软件
C.

人为编制的恶意编码

D.
被破坏的计算机硬件
27、

在Word的编辑状态下,单击“粘贴”按钮,下列选项中,产生的操作结果是(    )。

A.
将文档中被选内容移动到当前插入点
B.
将文档中被选择的内容复制到剪贴板
C.
将剪贴板的内容移动到当前的插入点处
D.
将剪贴板的内容复制到当前的插入点处
28、

将选项中的图形填入到下面空格中,最符合另外三个图形的一致性规律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9、

下列选项中所描述的内容,包含在“只有经历过无数失败才懂得成功的艰辛”的是(    )。

A.
没有经历过无数失败,就无法懂得成功的艰辛
B.
如果经历了无数的失败,就可以懂得成功的艰辛
C.
不懂成功的艰辛,是因为没有经历过无数失败
D.
即使没经历过无数失败,也可以懂得成功的艰辛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

材料:

       新转来的小强是一名的调皮生,同年级别的班主任都不愿意接收他,而张老师二话没说就同意他转到自己的班里。

       开学时,张老师在班会上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欢迎仪式,说道:“有一位活波热情的新成员小强,加入到我们这个大家庭……”随后,张老师又到小强家里进行了家访。一开始,小强有所改变,上课捣乱情况几乎看不见了,特别是在张老师的数学课上表现尤为突出:遵守纪律,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可好景不长,一段时间后,又有其他科任老师说小强上课捣乱。老师把小强叫到办公室,结合刚学习的内容,对他说:“小强,老师发现你的数学很棒哦,我这里有几道数学题,想试试吗?”“3乘0等于几?”“0”小强回答得干脆利落。“10乘50再乘0?”“0!”……小强的回答一次比一次小声,“老师,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时,张老师说:“你刚才做的题目里,有些数相乘可以得到一个更大的数,可因为0的存在,他们最终结果却都是0,你愿意做这个0吗?”“老师,我不想当这个0!”小强急促地说,一改刚开始无所谓的态度,“每个同学都应该为班级增光夺彩,做一个有益的“数”,你说对吗?”小强点点头。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张老师特别注意观察小强,还根据小强的优势,让其担任了数学课代表。同时,他还经常向其他科任老师了解情况。大家都反映从小强的课堂表现中,看到了可喜的变化。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2、

材料:

       运动会结束后小华在周记中写下自己的感受:

       这一次学校秋季运动会非比寻常,因为有一个特殊项目,那就是班级的韵律操比赛。

       我们班余老师是一个比较要强的老师,听同学们讲,每次比赛,她都力争好成绩。大家熟悉的班级韵律操对于我这个刚转来的新手,可以说难上加难。有班干部向余老师建议不让我参加比赛。我想余老师会同意,反正学校并没有要求必须全班参加,再说我刚刚转来。但余老师没同意,在班上说“我们是一个团队,是一个整体,班上的一个同学都不能少!”我感觉到余老师用鼓励的眼光看着我。

       眼见比赛日益临近,我很是着急,看得出与我们一同训练的余老师也很是着急,余老师找到我,一边鼓励我一定行,一边亲自手把手教我韵律操的每一个动作。余老师腰不好,我看到余老师每次讲解示范动作弯腰时,总是咬着牙,我更是认真的操练。在余老师的帮助下,我终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了班级的韵律操。

       比赛终于来了,临赛前余老师走过来,笑着对我们说:“同学们,不要太看重比赛成绩,只要将我们平时练操的水平展现出来就可以了。”说完还朝我点头微笑,我知道余老师为什么朝我点头微笑,那是在鼓励我,相信我能行。

       随着音乐声起,我按照余老师平时教我的韵律操动作,一丝不苟地做着,同学们也异常认真。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下,我们班夺得了冠军。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评析余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3、

材料:

       世界各国文化都包含无形和有形两个层面,这二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称为“道”和“艺”。各种具体的学问,可称为“艺”;万物共通的道理,可称为“道”。

       在中国文化中,“道”和“艺”之间是统一不可分的关系,并着重强调“由艺臻道,以道统艺”,“求道”被作为一切“艺”的根本指归。

       “道”的概念在中国文化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被称为“道文化”也不为过,它以传道、明道、行道为指归,以求道、悟道、证道为根本,以载道为内涵,以达道为究竟。儒家将其表述为“下学可以言传,上达必有心悟”,下学“人伦日用”,上达“天道性命”,就是说要从具体的“艺”上升到“道”,用“道”来指导“艺”。

       “艺”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丰富。孔子在《礼记》中多次提到要以“六艺”来教育青少年。“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指各种礼仪规范、唱歌、跳舞等,属于文艺范畴;射御包括射箭、骑马等体育运动,属于武艺范畴;书数指书法、算数、天文地理等知识,属于技艺范畴。因此,“艺”包含文艺、武艺、技艺等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朱熹《大学章句·序》中提到:“人生八岁……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可见,古人从小就要学习诸多“艺”层面的知识,对于提高个人修养非常重要。举例来说,武艺中的“射”在古代是相当被重视的活动,因为它不仅是简单的体育运动,通过这项活动还可以培养心性;射箭时必须身体端正,精力集中,心无旁骛,若射不中也当反躬自问,而非怨天尤人。古人通过简单的“射”提炼出了丰富的“道”的内涵。

       古代多数老百姓不识字,却懂得做人的道理,他们的观念就是从戏曲、说唱中学得的。传统戏曲作为一种“高台教化”,其中的正邪虽然过于脸谱化,但恰恰是这些让人们懂得了善恶之分。艺术的呈现和发展,一定要遵从“由艺臻道,以道统艺”的传统精神,努力恢复艺术陶冶性情、净化人心、提升人生、和谐社会的本来功能,不要让艺术异化为拼比技巧、追逐名利、刺激感官、煽动人欲、腐蚀心灵、污染社会的玩物。

       天地万物,道统为一。《中庸》中讲“道不远人”,但是不是人人都能感受到“道”的存在。“道”类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的“气”,它不是一种简单的物质、精神、能量,跟具体操作层面的气功没有关系,而是一种无法用语言传达的精神力量。而各种门类的“艺”都是可见、可听、可感的。必须通过视、闻、摸,去体会内部所包含的道理,通过外在的形象,达到对其内在理念、观点的体悟与认同,得到更高层次的智慧。

       中国古典文化及其注重对“道”的领悟和把握,将这种更高层次的智慧视为文化之魂魄。我们可以从提倡、宣扬古典文化中门类丰富的“艺”入手,进而理解并体会更高层次的“道”,以达到恢复、增进、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摘编自楼宇烈《中国文化中的道与艺》)

问题:

      (1)文章认为中国文化中的“道”与“艺”分别有何特点?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4分)

      (2)文章为什么说中国文化中的“道”和“艺”是统一不可分的?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10分)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天,富有的父亲带着儿子从城里去乡下旅行,想让他见识一下穷人是怎样生活的。在农场一户最穷的人家里,他们度过了一天一夜。旅行结束后,父亲问儿子:“旅行怎样?”“好极了!”“这回你应该知道穷人是什么样了吧?”儿子回答:“是的,我知道了。”“你能描述一下富人和穷人的区别吗?”

       儿子想了想说:“我们家里只有一条狗,可是他们家里却有四条狗;咱家只有一个水池通向花坛中央,可他们竟有一条望不到边的小河;夜里我们的花园里只能看见几盏灯,可他们的花园上面却有千万颗星星;还有,我们院子里只能停几辆小汽车,可他们院子里却能容得下几百头奶牛。”儿子说完,父亲哑口无言。接着儿子又说:“等我长大了,一定过上和他们一样富裕的生活。”

       孩子心中富有和成人心中的富有是不同的,正像孩子心中的快乐和成人心中的快乐不同。

       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意见反馈